
黄仁勋的发言,或许比他穿皮衣还是西装更值得关注。
4月17日,英伟达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应中国贸促会的邀请抵达北京。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黄仁勋并表示,欢迎包括英伟达公司在内的更多美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在中国尽展产业优势和能力,进而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
事实一再表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始终向外资企业敞开大门,“互信与合作”已成共识。当天早些时候,黄仁勋在与贸促会会长任鸿斌的会谈中称,中国是英伟达非常重要的市场,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作为深耕中国市场三十载的企业,我们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相互成就。我们将继续不遗余力优化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体系,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市场。”
这已经是三个月时间里黄仁勋第二次来到中国。此前黄仁勋在参加英伟达中国年会时,就表达了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半导体公司,英伟达所生产的芯片直接推动了本轮生成式人工智能革命的大发展,而中国巨大的芯片需求市场,也成为英伟达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
近期以来,从苹果公司的蒂姆·库克到英伟达的黄仁勋,这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美国大公司掌门人都选择密集访华已经充分说明了一个事实:尽管全球处于关税战的阴云之下,但这改变不了中国与世界密不可分的事实,全球企业家也离不开这片生机勃勃的中国市场。
在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中美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企业家们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和长期承诺。
美国当地时间4月15日,英伟达披露收到美国政府通知,其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芯片H20被纳入出口管制清单,需“无限期”申请许可方可对华出口。此举直接导致英伟达计提55亿美元损失(约合人民币400亿元)。
H20芯片被纳入出口管制清单不仅直接影响到了公司的财务状况,更可能对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造成深远影响。当此之时,黄仁勋来华和表态,显示了他对中国市场的乐观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决心。
实际上,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深度融合已经达到了难以割舍的程度。以人工智能为例,这项技术正在改变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并推动全球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而中国在这场变革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无论是庞大的数据资源还是极为丰富的应用场景,都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丰沃土壤。
因此,任何试图将中美科技界割裂开来的尝试都将付出巨大代价,并可能阻碍全球科技进步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脱钩”绝非明智之举。“用脚投票”,即通过实际行动加强与中国市场的联系,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应对不确定性的策略之一。这不仅有助于维持现有业务的增长,也为未来探索更多合作机会奠定了基础。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转型升级,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对于像英伟达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来说,如何在遵守各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抓住中国市场的机遇,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将是摆在跨国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同时,这也考验着中美两国政府能否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彼此间的竞争与合作,共同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毕竟,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只有携手共进,才能共创美好未来。
而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期待看到的是更多创新产品和服务,而不是无休止的政治博弈带来的市场动荡。
今天的中国市场,早已超越单纯的产品销售地定位,正在成为全球技术创新的策源地,从年初DeepSeek的创新更是能够看到,中国市场的规模化应用正在重塑全球技术演进方向。
而当科技创新进入“深水区”,没有哪个国家或企业能够独占所有答案,唯有在开放合作中才能找到通向未来的钥匙。
黄仁勋访问北京
责任编辑:张玉